分類
家長園地 家長園地 家長園地 家長園地 家長園地 家長園地 家長園地 家長園地

父母要學習「愛的語言」

撰文:香港家庭教育學院總監狄志遠博士
 

早年有機構調查發現,近六成子女認為家長沒有用愛的語言與他們溝通,更有近半數父母會在管教子女時,傾向了專制和冷漠模式。其實,親子溝通的模式對建立親子關係甚為重要,筆者今次希望與大家分享一下有關的調查結果及建議。

 
調查結果根據美國著名心理學研究,把父母的管教模式歸類為懂得運用「愛的語言」的開明型,以及屬於「非愛的語言」的專制型、放任型及冷漠型。據子女的現實回應顯示,在孩子心目中只有四成一的家長屬於開明型,一成家長屬於放任型,餘下近半家長都屬於專制或冷漠型,而當中專制或冷漠型父母的比例分別為兩成七和兩成二。

調查又發現,父母及子女在三類處境中,理想與現實都出現很大的矛盾,這情況在學業表現處境中顯得尤其嚴重。子女期望父母在學業表現處境屬開明型的有六成二,但現實僅有三成七。同樣地,父母的理想和現實也顯示出重大差距,只有百份之四的父母認為自己在學業表現處境中與子女的相處是專制的,但實際有三成一家長也屬於「專制型」。這反映了父母在處理子女「學業表現」方面時面對很大的困難,不知不覺間就採用了「非愛的語言」。現今有不少父母都過度介入子女的學習,不惜花費大量金錢和時間,安排子女參加極多學習活動及坊間不同的補習班,務求令子女在學習上可以走在最前線,因此造成很多親子衝突,甚至令情緒受困擾。

 

我們做父母的,應培養使用「愛的語言」的習慣,因為愈懂得運用稱讚、鼓勵、關愛、接納、欣賞和肯定等正面言詞,子女就愈能明白父母的管教中兼有關愛和規範,從而成長為一個有自尊和自信的人。筆者相信大部分父母對子女的說話,出發點都是為子女好,但不適當的說話,不單會傷害親子關係,更可能令孩子變得反叛。相反,適當的說話,卻能令孩子樂意接受及盡力做好。

 

建議父母與子女溝通時要:

        說親切、讚美和鼓勵的話

        給予正面的引導

        孩子做得好時要稱讚他

        留意孩子的回應是基於自己的回應

        即使要說不,也應避免負面的說法

 

我所做的,全因「愛」我的孩子

 

 

撰文:教育專家校張作芳

 

記得某星期天,我和家人到公園遊玩,當中所見一件事,值得借此平台和大家分享一下。

 

還記得那天,我遠處看見一群人在公園內爭吵,其中一位女士的聲音特別嘹亮,這不禁引起我的注意。好奇心驅使下,我走近他們看過究竟。原來有位小朋友在公園內以雀粟餵飼雀鳥,然後引來了一大群鳥兒在草地上覓食,公園管理員見狀便上前阻止,卻令那位小孩的媽媽感到十分不滿。我聽到那位家長說:「為何不許我在這兒餵飼雀鳥呢?我有餵飼雀鳥的自由啊!」管理員善意地解釋這樣會影響公共衛生。就這樣你一言我一語,連公園裡的一些遊人也加入討論。可能爭拗過於激烈,把小孩子嚇得哭了起來,最後媽媽拋下一句:「只是給小朋友在公園餵一會兒吧了,為甚麼不可以?這樣不行,那樣也不行,太蠻不講理了。」跟着便悻悻然帶孩子離去。

 

我相信這媽媽的反應是出於愛的表現,或許這位家長不欲看見孩子失望的表情,所以便和管理員理論,試圖讓她的小孩可繼續餵飼雀鳥。這媽媽所做的單從兒子的角度出發,以孩子喜悅為大前提,但卻忽略對其他遊人產生的負面影響。再舉另一例子,有些家長很喜歡讓小朋友站在地鐵的座位上,特別是當車廂駛經可以看到街景的路段時,讓他們可沿途欣賞風景。

 

從家長的角度來看,讓孩子站在座位上看風景,一方面小朋友高興,另一方面可讓孩子從窗外探索世界,一舉兩得。但家長可有想過,這樣會弄髒座位呢?下一位乘坐該位置的乘客也許會因而弄髒衣服呢!這種一切只從孩子的角度出發,但忽略了別人感受的愛是感性的,是盲目的。長遠來說,對孩子的成長更有負面的影響。中國人以「溺愛」形容過度愛護孩子的父母,「溺愛」結果是怎樣?就是把孩子「淹死」了。

要知道,孩子有很高的模仿能力,而父母更是他們主要模仿的對象。有時聽人說,某某小孩與他的父母很相像,這未必是長相上的相像,而是他的言行舉止很像他的父母。如果父母所做的事全不理會別人的感受,在耳濡目染下,日後小孩子凡事也會以自我為中心,不為他人著想,結果成為別人眼中的「小霸王」。試問這樣別人又怎喜歡和他做朋友呢?對子女的愛應是理性的,在愛他們的同時,也要及時糾正他們所犯的過失。以上述的事情為例,假如小孩子要求站在地鐵的座位上欣賞風景,家長要如實告訴他們,這會弄污座位,讓他們明白凡事也應顧及別人的感受,教導他們如何在群體中與他人相處。

 

「父母愛子,無微不至。」人們說父母對子女的愛是無條件的,但無條件的愛並不代表無條件地滿足子女的慾望,也要在他們有過失時要即時給予指正。這種對子女的愛須是理性的,「關懷」子女並不只在物質上滿足他們,而是讓他們在身心各方面皆得到健康的發展,培養他們正確的價值觀和明辨是非的能力,使他們做事能顧及別人的感受。同時,成年人也應以身作則,作孩子的楷模。我相信,孩子們在父母理性的愛成長下,將會是一位品格健全的人。

 

快樂其實很簡單 享受親子時光

撰文:婚姻及家庭治療師兒童遊戲治療師李慧芝

 

人人都希望得到快樂,父母當然不例外。很多時候,父母甚至願意犧牲自己當下的需要和快樂,希望能換取子女日後的「幸福生活」。

 

大部分父母都明白,孩子將來的「幸福」當然沒有百分之百的保證,然而很多家長都會認為,今天的不努力,必然會導致明日的失敗。加上社會氛圍都鼓吹「有做好過無做,做多好過做少」,甚至認為不做就是懶惰和被動等,結果令所有父母和兒童愈做愈多,也漸漸迷失了方向。

 

在網絡討論區中,筆者經常看到一些父母一邊批評社會及教育制度過分催谷兒童,扼殺他們的成長空間;但另一邊又無奈地每天督促著子女做各種各樣的練習,其無助和無力感顯而易見。父母所面對的矛盾和兩難是可以理解的,然而這些恐懼和焦慮,都會令父母容易錯過孩子給我們的啟示。

 

嬰兒呱呱落地,每天過著最簡單、直接和自然的生活。他們餓了便吃,吃飽便睡,睡醒就玩。他們用自己的方式探索這個世界,以及接觸身邊的人。開心的時候開懷大笑,傷心時就放聲大哭。孩子告訴我們,其實人的需要很簡單,只要能夠滿足這些需要,就會過得快樂。只是成年人的世界愈來愈複雜,人的慾望也愈來愈多,為了滿足那些慾望,成年人就連自己的需要都忘記了,因此變得愈來愈不快樂。最諷刺的是,我們還自以為懂得「幸福生活」的竅門,教導孩子怎樣得到快樂。

現今的社會充斥著成年人的焦慮和不安,人們都害怕自己被社會淘汰,擔心安穩的生活受威脅。而作為父母的,就更憂慮孩子日後的生活。其實,孩子最懂得快樂的道理,因為他們本來就活得自然自在,只是不知從何時開始,父母希望孩子能盡早適應現實世界那被扭曲了的遊戲規則,不知不覺地被磨滅了他們本來的自然和童真。

 

孩子的成長需要時間,假如父母能靜心觀察他們的生活,保持耐心,放慢腳步,享受和孩子相處的每一個片刻,你或許會重新領悟到,快樂不在將來,而是在當下。

 

玩玩具都唔專心,以後學習會更難專心嗎?

家長園地

資料來源:註冊臨床心理學家饒方莉       

 

有些多家長會發現小朋友4至5歲時,經常玩玩具很不專心 譬如玩一樣玩具2分鐘都未夠,就去玩另一樣玩具,然後令到全屋玩具也拿了出來,但又不收拾。家長就會擔心小朋友現在都這樣不專心,那以後考試或讀書的時候怎麼辨呢?

 

原來當小朋友的腦部發展未成熟 ,所以他們的專注力會差一點。研究發現靜觀(Mindfulness )可以幫助小朋友提升專注力,特別是訓練他們的前額葉,助他們提升有關功能,令他們專心的情況可以有改善。

 

有一些靜觀的小遊戲 給大家作為參考,譬如家長可以用一些APP有一些圖示提醒,小朋友可以跟著這些APP,譬如可能有一個皮球,吸氣皮球便會變大,呼氣皮球便會變小。這樣跟著呼吸,訓練孩子專心的能力。然後中間我們加入一個叫作「木頭公仔不許動」的練習,相信很多家長小時候都玩過,但是他不可以動,他要安定坐下來然後便給他看著一個APP,亦有一個時間可以給他看到,究竟可以安定坐下多少分鐘呢?

 

然後如果小朋友做到的時候可以加入多一項,就是聲音騷擾。譬如可以是一些簡單的聲音,是一些平靜的音樂。如果小朋友再做到,再加入一些難度高一點的,例如卡通片或任何小朋友喜愛的東西,看看他可否在一些騷擾性的環境內安定專注在那個App和自己的呼吸上,來訓練他們的專注力。

 

第二我們可以嘗試設立一些的規則和視覺的提醒,即是和小朋友說你有一個規則,就是玩遊戲、玩玩具,你要玩完一樣,才開始玩另一樣,而你玩每一樣至少要玩5至10分鐘,你才可轉換玩另一樣玩具。我們可以有一些圖片讓小朋友看到一個玩具,之後收拾一個玩具,接著去玩另一個玩具。然後中間可以寫住有5至10分鐘玩一個玩具。

第三個方法就是一個行為後果如果小朋友能夠專心時,家長可以予以鼓勵告訴給他:「你做得很好啊,因為你很專心!」又或告訴他:「我很欣賞你那份心機,因為你可以安定坐著玩一個玩具,其實你可以在玩玩具中享受更多。」如果小朋友做不到的時候,我們可以給他一個後果,譬如可能和他說:「你玩完一樣,又跳去玩二樣,又跳去玩第三樣。這樣即是你遵守不了規則,那現在我們要暫停一會。」譬如可能有5分鐘的暫停時間,暫時不玩任何玩具,可能又用App幫助他安定坐下來,直至他覺得自己可以專心玩一個遊戲的時候,我們就可以繼續玩遊戲了。

 

第四個方法是我們叫作「星星專注力獎勵計劃」譬如給孩子一個計時器

給他一個時鐘或漏斗,然後小朋友會看著時間做一項他專心的活動,譬如1分鐘、2分鐘,家長可以和小朋友討論,我們就會給孩子一粒星星,放在錢箱裡儲起來。小朋友可以看到自己可以專心多少分鐘,然後這些星星會愈儲愈多,亦都協助孩子令自己更專心。

父母關係與孩子身心健康

家長園地

撰文:婚姻及家庭治療師、兒童遊戲治療師李慧芝

 

每當有孩子出世,都會為家庭帶來轉變。很多時候,父母因忙於照顧及管教子女,都會容易忽略自己婚姻生活的質素,久而久之,夫妻生活變得只剩下一堆責任和壓力。筆者曾經聽過一位朋友說,他每天下班回家,都是流水作業式地替子女檢查功課,督導孩子溫習,太太則照顧他們的飲食和作息,到了夫婦倆可以休息的時候,往往已是夜深,即使還有餘力和太太談上幾句,說的都只是子女的學業成績和表現。有時甚至連自己休息的時間尚且不夠,更莫說要關心和回應配偶的需要。

 

很多婚姻關係出現困難的夫婦,他們都不約而同地認為他們關係出現問題,是由子女出世後開始。一般人會認為,這是因為父母對子女的期望和教育方法不同,又或在培育子女的角色和責任上分配不均,而導致關係的衝突。然而,絕大多數的夫婦卻表示,他們不一定要對方認同自己的想法或做法,問題的關鍵在於當他們面對育兒及各種生活壓力時,往往因為感受不到配偶的重視、支持和接納,以致雙方都陷入孤單和無助的境況,漸漸地破壞彼此間的信任和情感連結。

夫妻間有不同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本是很平常和自然的事。但在育兒的過程中,父母容易重複以無效和具破壞性的方法,處理彼此的分歧,令關係不知不覺地形成負向互動循環。例如妻子會在丈夫面前抱怨孩子不聽話,甚至埋怨丈夫沒有幫忙分擔家事和育兒的責任,太太表達不滿的目的是希望丈夫明白自己的憂慮和困擾,並得到丈夫的支持和安慰。

然而,丈夫往往只能接收到太太的批評和指責,而為了保護自己免受傷害,他們或許會默不作聲,或是多番解釋和替自己辯護,期望得到太太的體諒和接納。丈夫愈解釋,太太就愈感到不被重視和明白,因而愈加指責。而太太愈指責,又會令丈夫愈感到無助,並愈加逃避和防衛。夫婦倆既是這負向互動循環中的一員,又是互動循環下的受害者。假如父母沒有及時正視和處理關係的僵局,不但會令問題持續和惡化,最終也可能會苦了孩子。

 

家庭和孩子的健康,建基於夫婦倆穩固的情感連結。因此,為了自己和孩子,不妨花多點時間孕育與伴侶間的愛情。只要父母婚姻美滿,孩子自然能健康快樂地成長。

 

放下焦慮 不要成為怪獸家長

撰文:婚姻及家庭治療師、兒童遊戲治療師吳綺琴

 

記得兒子讀小一個的時候,筆者常常在接放學的站頭遇見同一群家長。有一位家長的兒子,巧合與我兒子同校又同級,所以我們漸漸熟稔起來。也在那時開始,見識到甚麼叫做「怪獸家長」!

 

她常問我的孩子參加了甚麼課外活動,因為她的兒子每天都參加不同課程,有時還要一天趕兩場,而筆者就乏善足陳。兒子自小喜歡在家裡「搞東搞西」,創作出很多遊戲,自得其樂,我亦看到他能掌握學校所學的東西,於是覺得沒必要再參加甚麼課外活動。從來,孩子快樂,就是我對他的祝願。

 

但漸漸地,當你身邊大部分的家長,聚集時都七嘴八舌地談論孩子學甚麼,考了甚麼級數的樂器及語文等,令原本相信「順其自然」那一套的筆者,都開始焦慮起來,不禁懷疑自己是否一個懶惰、不求進取和不為孩子將來打算的媽媽!

於是,筆者也開始為孩子報讀一些課程,但所遇到的反抗,卻是我從來沒有想像過的。由兒子讀小二至小四的幾年間,雖然報的課程不多,但母子也常因要他上額外的課外活動而起衝突。筆者不忍見兩敗俱傷的結果,於是又問自己:「對孩子而言,甚麼才是最重要呢?雖有滿身學問,但帶著一個不快樂的心境;抑或是一個活潑、開朗,充滿正能量的人生呢?」雖然筆者當時還未修讀婚姻及家庭治療,但仍相信和諧的家庭關係才是孩子得到健康人生的最重要基石。

 

最後,筆者決定不再「強迫」兒子參加他不喜歡的活動。就這樣「let go」,反而給予空間讓他學習為自己的事情負責任,他會在適當的時候,告訴我想學甚麼,甚至參加中文補習。這些自決及為自己負責任的鍛鍊,在不知不覺中,成了兒子日後很寶貴的資產,無論在他求學或工作上,都無往而不利。

 

其實不少家長都像筆者當年一樣,在這競爭激烈的環境中,看見其他母親都做著同一樣瘋狂的事情,便不覺得那樣是瘋狂的,而是理所當然的;就算是不情不願,都一樣要做。但是,孩子會用各種不同的方式,反映給我們知道,他們很辛苦,他們接受不來!問題是,母親們又看不看到呢?如果家長的眼光短淺,只怕輸在起跑線上而焦慮不安,只顧為孩子營造短暫的競爭優勢,而忽略為孩子建立有利長遠發展的質素,那麼恐怕最後輸的不只是母子關係,還有是孩子的人生!


Powered-by-PD


返回

如何從小建立自信?

家長園地

資料來源:雅士圖國際幼稚園校監胡善盈校監

  家長可能會問有甚麼提示可以幫助小朋友從小容易建立自信?我認為年紀小的小朋友是很需要愛,他可能比較自我,可能很著重自己與照顧者的關係,所以我覺得與父母及照顧者的關係很重要。如果他對周邊的人有足夠信任,都會令到他日後與他周邊的人建立關係時更容易。

  第二點就是很多家長,現在會經常去Play Group。很多時候家長帶小朋友到親子班,可以完全不跟其他小朋友有交流,都能結束親子班。所以很多時候家長說不如多些帶他外出玩,其實多些外出玩或者多到Play Group,不等於小朋友的社交能力或需要與小朋友的社交機會會增加。以學校Play Group為例很,學校盡量都會鼓勵小朋友之間多些互動,例如交換一些物件,甚至是照顧身邊的人。希望小朋友懂得分享或照顧其他人,這些會幫助他以後建立人與人之間的社交關係。

疫情長時間戴口罩
如何讓孩子學會「睇人眉頭眼額」?

家長園地

撰文:香港言語及吞嚥治療中心
   高級言語治療師 蕭以嵐

在日常與他人社交互動中,我們除了觀察他人的行為外,也會對他人的行為作「解釋」及「預測」。心智理論 (Theory of mind) 是推論或代入他人心智狀態的能力,例如代入他人的想法、信念、慾望和意圖等,運用此能力去解釋他人的想法、知覺及預測他們的行為。心智理論可細分成「情緒辨識」、「信念」和「假裝性遊戲」。

兒童心智理論的發展時期,大約是從 3 到 7 歲。但 3 歲之前,孩子要先掌握以下技巧才能有效地發展心智理論能力:

1. 留意身邊人們的行為及加以模仿
2. 辨認他人的情緒並運用詞語表達(例如:開心、傷心、嬲、驚)
3. 能參與假裝性遊戲
4. 明白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慾望及喜好
5. 明白人會作出行為來獲得想要的東西(例如:伸手拿取糖果)
6. 明白不同情緒所產生的原因及後果(例如:如果我打哥哥,媽媽就會嬲,然後會鬧我。)

提升心智理論的方法有:

1. 向孩子交談時多用與心理有關的詞彙
運用與心理有關的詞彙與孩子溝通,可令孩子更具體地了解自己及別人的心理狀況。心理有關的詞彙例子有「想」、「假裝」、「知道」、「相信」、「覺得」及與情緒有關的詞語。平時多留意孩子想表達的意思,再給予回應。例如:「啊!你想要蛋糕」、「不要怕!你以為我走了,其實我還在」、「媽咪好嬲因為你打哥哥」。家長亦可多向孩子解釋他人的心理狀況,例如:「美美收到份生日禮物笑得很燦爛,佢應該覺得好興奮。」

2. 與孩子參與角色扮演遊戲
角色扮演遊戲鼓勵孩子代入不同的處境及人物的角度思考,藉此推論出相關的行為。開始扮演時,孩子可先扮作日常生活常見的人物,例如:媽媽、醫生、老師和司機。家長要留意,在遊戲中無論說話和行為都要代入所扮的角色。此活動能幫助孩子從不同社交情境中體驗各種情緒、想法及互動情況,亦在當中學習觀察、模仿、預知、檢討及調整自己的想法及行為。

希望家長能在日常生活善用機會,與孩子多分享、多溝通,讓他們學會「睇人眉頭眼額」,成為一個「讀心神探」!

資料來源:
Hollin,P., Baron-Cohen, S.,& Hadwin,J.(1999). Teaching children with autism tomind-read. West Sussex, England: Wiely Press

Lowry,L.(2015).” Tuning in” to others: How young children develop theory of mind. TheHanen Centre.

香港痙攣協會 (2005). 聯情繫意: 發展自閉症幼兒的社交能力. 香港痙攣協會.